涉税会计处理大全
1由于财政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一直没有正式下文,所以就没有包含增值税的涉税会计处理。2以下涉税会计处理仅供参考,由于个别会计处理没有“标准答案”,您懂得一、涉税会计科目原则一“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损益类科目1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相关的税金及附加。1房地产企业销售开发产品应纳的土地增值税也在此科目中核算2本科目不含增值税,因为增值税为价外税3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管理费用”等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f2企业计提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税费的账务处理计提的账务处理: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缴税费应交营业税等1企业收到返还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原记入本科目的各种税金,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2企业收到返还的增值税,计入营业外收入。3期末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二“所得税费用”科目损益类科目1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2应当按照“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f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3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本科目结转前先结转其他损益类科目,可得出税前利润,本科目结转后的本年利润为税后利润。注意事项:“所得税费用”不同于“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1“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按税法确定,属于负债类科目,表示欠国家的税款2所得税费用是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3“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的差额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核算。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f1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也就是说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这两个科目2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1永久性差异: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不体现在“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如违反环保规定支付罚款。2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3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其中: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