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加减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式加减法运算法则的过程,并理解其算理;
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法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
3.能解决一些简单得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式的模型作用;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分式加减法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运算。
三、
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类比、探究式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充分的学生活动相结合。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书上的引例题目比较
1、出示问题情境:银川中山公园原来用漫灌方式浇学生独立思考繁,不利于吸引学生的
绿地,a天用水2吨,现在改用喷灌方式,a天用水
1吨,现在比原来每天少用水多少吨?
并列式
注意力,因此我换了一个与学生生活更贴近的
实例。能更好调动学生
学习的热情,也可以增
f强学生节约用水意识。
二探索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
1、四人小组合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
1、你会计算吗
作交流。
意识、数学表达能力、
;
;
2、类比分数的合作交流的习惯;加减法对问题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
2、为什么这样计算?
1、2进行计算逐步深入思考同分母的
3、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你是如何计算的呢?和说理;
分式加减法的法则,对
4、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3、问题4可由新知识的探索用到了类
(1)、文字叙述: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学生归纳得出,比、转化的数学方法。
把分子相加减.
并在此基础上这个问题可以增强学生
(2)、字母表示:
让学生进一步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
思考其符号表语言的思想意识,有助
示。
于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三、巩固新知1、计算:(抢答)
1
学生独立思考这是简单的同分母的分
后口答
式相加减,由浅入深,
应用法则进行计算后,
进行简单的约分,分式
的减法不涉及分子是多
2
项式的情况,抢答的方
32、计算:(独立完成)
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是比较喜欢板演
完成,同时请三的,所以请学生板书既1
位学生板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引起学生对书写2
的重视,又可以暴露学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