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建构主义与数学教学
作者:刘艳王群亮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7年第07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及教学技术的加深,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建构主义是当前形势下非常适合数学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所以对世界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建构主义数学教学观,提出数学教学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即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并重新认识了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恰当的数学情景以及重视团队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数学教学;建构主义;数学学习观
2017年第7期总第458期自然科学新校园Xi
XiaoYua
自然科学〖BW)随着国内外教育教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哲学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变革,尤其在数学教学领域的作用尤为突出。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掀起了建构主义的思潮,对西方的哲学、科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然而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却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产生是由个体的经验决定的。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所以对世界的理解就存在差异。“学习知识主要是个人对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不应是发明源于现实的意义。”所以,建构主义理论更加注重人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同时以此为基础来建设新知识,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社会性、主动性和情境性。
建构主义的首创者皮亚杰(18961980)是瑞士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早在19世纪50至60年代,皮亚杰提出了认识的建构主义观点,它的基本思想是:知识不是简单的、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主体通过已有的经验来构造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建构主义的实质应是主体对新知识的认识,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构建过程。
因为当时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建构主义思想一直未被关注,直到80年代认知心理成为主流,建构主义理论才受到重视。80年代中期,冯格拉斯菲尔德等建构主义者明确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从此以后,建构主义理论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且广泛应用到科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数学学习观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喜欢讲得多一些,但实际上学生接受的效果并不明显。这种现象正好应了马明老师的一句话:“教师把知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