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在城郊的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觉得,当前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诸如不同程度的焦虑、厌学、逆反、交往障碍、意志品德不成熟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我国著名德育专家詹万生更是精辟地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而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比较滞后,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存在以下几种心理现象:一、厌学。该种学生受社会影响,认为早早出去打工攒钱好,比读书强,所以无心上学、逃学。比如我校某位同学平时比较聪明,成绩一直都优秀,人也勤奋、听话,在老师眼中是一个好学生。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次他与一个同乡居然逃学一个星期,回来之后就不想上学了。老师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去家访,跟他谈心才知道他想出去做工,不想读书了。经过老师与家长的一番教育后,他才答应回去上学。可惜没过多久,他还是辍学了。二、自私自利。在现今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更看重实惠和物质利益,这种心态通过家长的和社会传媒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使一些孩子把利益放在首位,造成他们没有集体主义感和公益心。有一次,我想组织几位同学打扫卫生,当我询问有哪位同学能自动请缨做好事时,主动举手的人寥寥可数,一位男同学还说:“课室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不如早点回家做作业。”三、依赖心理强。这部分的学生通常家里环境都比较好,学生在家里什么也不用做,有什么要求家长都尽量满足他,俨然成了家里的“小皇帝”。这些学生在学校表现得比较畏难,经受不起挫折,遇到稍不如意的事不是怨天由人就是灰心失望,总期待别人来给他解决困难,而从没有想过要自己想办法克服。
还有部分的学生有以下心理障碍:冲动易怒、丧失自信、缺乏兴趣、忧郁、胆怯……
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不得不思考起原因。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其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有:1、家庭影响。在当今社会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