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的影响,故其变化主要反映
代谢性因素的变化。
不同酸碱失衡类型的血气改变
酸碱失衡类型
pH
PaCO2
HCO3
BE
小结
肺容积检查
4种基础肺容积:潮气、补吸气、补呼气、残气容积
4种基础肺容量:深吸气量、肺活量、功能残气量、肺总量
通气功能检查MVVFVC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FEV10MMEF
换气功能检查气体分布
通气血流弥散功能
小气道功能闭合容积
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血气分析:pH、PaCO2、PaO2HCO3_、BE
浅反射
深反射
1、角膜反射;2、腹壁反射;3、提睾反射;4、跖反射;5、肛门反射。病理反射1、Babi
ski征(巴彬斯基征)2、Oppe
heim征(奥本海姆征)3、Gordo
征(戈登征)4、Chaddock征(查多克征)5、Hoffma
征(霍夫曼征)
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拉赛格征)
谢谢!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什么是临床诊断学?(2)诊断学的内容有哪些?(3)如何学习临床诊断学?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课后小结:1、小结要点:(1)诊断学的内容;(2)诊断学的方法及要求。2、下次课程预习范围:问诊及病例书写。
课程名称课程类别任课教师授课对象
发热
专业必修课学分
郑建文
职称
专业班级:2013级五年制班
副主任医师
总计:2学时
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
共4个班
教学目的要求
1发热的定义热型及特点2发热的原因3了解发热的问诊要点
教学1.教学重点:发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重点2.教学难点:各种热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发热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联系
难点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
教学课件
时间分配及手段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发热
一、概述
1、体温调节(1)正常体温(
ormalbodytemperature)(2)生理变异(physcialvariatio
)
2、发热概念
二、发病机制
1、外源性致热原: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称为外致热原。2、内源性致热原
三、病因与分类
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
四、发热的临床表现
一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与病理生理联系(详见最后页图示)
(二)发热临床经过的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
1骤升型2缓升型
2高热持续期:是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长短
可因病因不同而异。
3体温下降期
1骤降
2渐降
(三)热型及临床表现:
1稽留热肺炎链球菌肺炎、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败血症热
3间歇热: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霍奇金病
5波状热:布氏杆菌病
6不规则热
五、发热的伴随症状
精品文档
f精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