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还有151个山区乡的8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粮食自给率不到80,年返贫率达20左右。6陕南三市的人口占全省2453,GDP仅占1237,人均GDP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62,农民人均纯收入低143;地方财政收入只相当于全省的45,财政支出的自给率仅为207;基础设施差,人均耕地仅007hm2,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0,高速公路仅占全省8。7由于发展水平低下,导致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能力低下,安康市480多万亩森林无管护经费。经济社会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低导致其环境保护投入能力低,使其陷入了“PPE”循环怪圈,面临着要生态还是要温饱的困境。5经济社会发展和引汉济渭工程对水资源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将导致对经济资源需要的增加,汉江流域是长江经济带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汉江上游水源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必然加大对包括水在内的各种经济资源的需求,加之引汉济渭工程调水,将导致水资源供求缺口的拉大。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的简称。渭河流域是资源性缺水地区,据测算,2010年全流域缺水量将达到26亿立方M,2020年缺水量将达到28亿立方M,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引汉济渭工程从汉江向渭河调水15亿m3a,满足关中地区渭河沿线的西安等4个设区市、13个县城、8个工业园区的城市生活、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还可以归还渭河河道被挤占的生态用水量,使渭河河道低限生态用水量达到511亿m3,极大地改善
f渭河河道生态环境。8汉中市2010年在不同保证率水的供需情况为:P75,可供水量为231726万m3,需水量为245560万m3,缺水13834万m3,缺水程度为56。P95,全市可供水量为207321万m3,需水量为271834万m3,缺水64513万m3,缺水程度为237。9可见,水资源的短缺和争夺将是汉江水源地不可避免和无法克服的矛盾与趋势。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的分配模式生态补偿是解决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问题、水源保护成本、水源地自我建设自我发展和自我生态保护能力的重要手段。2008年陕南得到了109亿的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其中,汉中作为主体水源区得到44亿,2009年增加为49亿元。10随着生态补偿实践的发展,补偿资金的分配就成为一个操作性难题。因此,应通过生态补偿资金的合理、公平分配,实现大流域(全流域)与小流域(流域段)、生活保障与生产发展、以及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补偿资金分配上的平衡,实现汉江水源地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构建水源地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本文根据投入成本、生态效应和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