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我国物流业当前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
f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过,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
f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