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20141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近日,有着“中国第五大发明”之称的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最新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拥有世界级“非遗”最多的国家。在我们为之欢呼雀跃、文化自豪感随之升腾的时候,也需冷静思考:“申遗”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辛格先生在接受《解放周末》独家专访时说,“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切实的保护,比获得‘非遗’这个称号更重要。”①记者陈俊:上周,中国珠算“申遗”成功,人们的“非遗”热情又被点燃了,但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这种对“非遗”的关注,似乎总像一阵风?辛格:在公布“申遗”结果的前后一段时间,确实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我觉得这是好事。就像奥斯卡搞颁奖典礼一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这样的评选,就是想唤起人们对“非遗”更加持续的关注,激发人们对“非遗”的热情。当然,我们希望人们对“非遗”的关注能够更为持久,不能看完奥斯卡颁奖,大家就再也不进电影院了,那肯定不行。②记者陈俊:对普通人来说,一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已经逝去的文化。辛格: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被命名为“遗产”,但并不意味着那都是些“将死”或“已死”的东西。相反,它们是人类的根,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生活都是从那里走出来的。无论全球化的趋势如何蔓延,每个人身上都留着先人传递下来的文化烙印,这是丢不掉、也不能丢的。③记者陈俊:即使丢不掉、不能丢,但也有人总会把“非遗”和“老古董”联系在一起,觉得这些东西离人们的生活太遥远了,甚至是个负担。您怎么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当下生活的意义?辛格:“非遗”确实是老的、旧的东西,但它们是时间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留下的最精彩的标记和符号,这些成果不只是艺术方面的,它们往往还见证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历史的馈赠仍然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仍然产生着持续的影响。④记者陈俊:您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已经5年了,在这5年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辛格:说说我所熟悉的昆曲和古琴吧,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我第一次看昆曲表演的时候感到非常震撼,舞台上演员们精致的妆容、奇特的服饰,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虽然是印度人,中文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