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骨干教师如何发挥自身作用
侯集镇西莲花小学孙彦峰
一个学校,按理说骨干教师已为数不少,但仔细观察,“骨干”只不过是教师头上的一个光环而已,随着时光的流逝,骨干教师们还是花开花落,自生自灭,没起到骨干教师应有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这是国家教育资源的一个极大浪费。这个现象是骨干教师们自己造成的,还是有其它更深层次的原因呢一、骨干教师现状不容乐观,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现状一:有些骨干教师,教育思想不够端正,个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把“骨干”作为个人的一种荣誉,全忘了自己应尽的责任;把“骨干”作为自己提干、评先、晋级的条件;把“骨干”作为向学校讨福利、要待遇的筹码。这种现象不算少,是骨干教师消极狭隘的行为观,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与骨干教师培训的目标相悖。值得学校管理者反思。现状二:大多数骨干教师,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专业思想端正,个人也有极强上进心,很想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用自己的智慧、才学、情感和爱心来培育祖国后一代,来报答关爱过他们的父老乡亲。但教师群体中弥漫着忌贤妒能之气,骨干教师所处环境不够宽松,所在地领导不够重视,没有及时给这些骨干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没有为这些骨干教师提供示范和辐射的空间。这是造成骨干教师自生自灭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值得关注。以上现状显示,尽管骨干教师培训的力度较大,但教育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骨干教师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交流自学经验,参与或直接承担本地教师培训任务。基于此,如何发挥骨干教师的力量,成为每个骨干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完成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从事基础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骨干教师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他们具备优良的素质,因而在教育活动中必将起着支撑、表率、指导作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作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因此,要求教师的才能是全面而稳定的,
f而且必须对教育对象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我们称这种力量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