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实行降低药价及诊疗价格,要求医疗机构以“零差价”销售基本药物。但由于政府拨款不足,医院和医生相对排斥,再加上其他原因,当时未能解决好“以药养医”
f的问题。2013年,国务院规定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会原则上不超过10元,以“收支两条线”方式管理。现在全国各地医生的诊疗费基本保持在38元之间,这也在后来几年为提升诊疗费埋下了伏笔。根据当时物价算,一个主任的门诊费大约五元左右(我们这边仍然是三元),可以买两瓶水。而当时一个宠物的门诊费已经达到30元左右,所以当时的一个主任需要看六个病人才相当于一个宠物。同时,这也是历年所有改革以来第一次把医生放在了改革的重心上,但是却令人感到失望的是,第一次的重心就是选择压低其诊疗费用。这对之后几年医生的价值被忽视,无端被暴打是不无关系的。2016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人大代表不仅抨击了现行诸多问题,也对当下的规培制度和医生门诊费用提出了自己反对意见。同时,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在经过调研之后会进一步提升医生的诊疗费用,让医生价值回归市场并努力提高其社会地位。从此可知,从13年开始在进行所谓“收支两条线”政策尚且不足3年的情况下,就因为失去社会基础而逐渐被抛弃。与此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今年两会强调提高医生待遇,但是必须降低病人住院期间进行的检查费和医疗费,从根本上杜绝以药养医的问题。但也令人感到可悲的是,整个两会至始至终,虽然有很多医疗界的人大代表呼吁建立保护医生的法律制度,但是因为种种原
f因都未能真正提上日程。而对于大多数关注规培待遇问题的医学生来说,卫计委也并未明确出台相关规定,强制规培医院必须将规培生的待遇问题考虑在内。不得不说,这是对我国未来医疗的一种隐形伤害。2回顾这三十多年的医疗改革,我们不能以一刀切的形式全部否定了医改的成果。鉴于当时的国情和社会的复杂,改革派也希望让医院在市场化的同时政府对公共卫生的主导又起决定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少有一个国家能够像国内目前的状况一样,改革把本是生命和信任相托的两个群体对立起来,严重时还会发生砍伤和恶意杀人事件。固然我们不能把责任全部归咎在改革派上面,毕竟他们也是出于对人民的负责。可是,就是因为对人民的过分负责才导致了如今医疗界的没落。而我们在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同时又希望医院能够仍以公立为主,这操作起来难度本身就是很大的。不然也不至于在15年的时候政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