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育良好、骨骼繁育应和体重增长相一致;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在产前确实作好各种免疫,保证鸡群安全度过产蛋期。2、雏鸡向育成鸡的过渡:(1)逐步脱温,雏鸡在转入育成舍后应视天气情况给温,保证其温度应在1522℃。(2)逐渐换料,换料过渡期用5天左右时间,在育雏料中按比例每天增加1520育成料,直到全部换成育成料。(3)调整饲养密度,平养1015m2,笼养25只m2。3、生长控制:育成期的饲养关键是培育符合标准体重的鸡群,以使其骨架充实,发育良好。因此从8周龄开始,每周随机抽取10的鸡只进行称重,用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较。如体重低于标准,就应增加采食量和提高饲料中的能量与蛋白质的水平;如体重超过标准,可减少饲料喂量。同时,应根据体重大小进行分群饲喂,保证其均匀度。4、光照:总的原则是育成期宜减不宜增、宜短不宜长。以免开产期过早,影响蛋重和产蛋全期的产蛋量。封闭式鸡舍最好控制在8小时,到20周龄,每周递增一小时,一直到1517小时为止。开放式鸡舍,在育成期不必补充光照5、及时淘汰畸形和发育不良鸡只。
4
f(三)、产蛋期饲养管理(20周龄淘汰)育成鸡培育到18周龄以后,就要逐步转入产蛋期饲养管理,进入20周龄以后,就要完全按照产蛋期管理。产蛋期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合理的生活环境(光照、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成分);合理的饲料营养;精心的饲养管理;严格的疫病防治。使鸡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各种性能,为此必须做到科学饲养,精心管理。1、提供良好的产蛋环境开产是小母鸡一生中重大转折,产第一枚蛋是一种强刺激,应激相对大。产蛋前期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成熟,体重仍在不断增长,产蛋率迅速上升,因此生理应激反应非常大。由于应激,使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下降,所以,应减少外界干扰,减轻应激。2、满足鸡的营养需要。从18周龄开始应给予高水平的产前料,在开产直到50产蛋率时,粗蛋白应保证在15;以后要根据不同产蛋率,选择使用蛋鸡料,保证其产蛋所需。对产蛋高峰期如果在夏季,应配制高能、高氨基酸营养水平的饲料,同时应加入抗热应激的药物。蛋鸡每天喂量34次,加量均匀。同时要保证不间断供给清洁饮水。3、光照管理。产蛋鸡的光照应采用渐增法与恒定光照相结合的原则,光照强度为34瓦m2,光照时间从20周龄开始,每周递增1小时,直至每天17小时。光照时间与强度不得随意变更。4、做好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