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观察,如发现鸡倦怠、气喘、虚脱表示温度过高;如果幼鸡挤作一团,吱吱鸣叫表示温度过低。蛋鸡适宜温度见下(表1)
表1:蛋鸡各阶段适宜温度
日龄13
育雏温度
笼养
平养
3335
35
2
f47
3233
33
814
3132
31
15212830
28
22282528
25
2935(3)湿度:湿度过高,36140毛生长,易繁殖病菌和
22251721
221721
影响水分代谢,不利羽原虫等,尤其是球虫
病。湿度过低,不仅雏鸡易患感冒,而且由于水分散发量大,影响卵黄吸收,同时引起尘埃
飞扬,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小鸡因脱水而死亡。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5560。湿度控制的原则是前期不能过低,后期应避免过高。(4)饮水:饮水是育雏的关键,雏鸡出壳后,应尽早供给饮水,在炎热的天气,尽可能提供凉水;寒冷冬季应给予不低于20℃的温水。在开始几天,水中可加入5的糖,适量的维生素和电解质,能有效的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5)饲喂:雏鸡在进入育雏舍后先饮水,隔34小时就可以开食。饲喂次数在第一周龄每天6次,以后每周可减少1次,直到每天3次为止。尽可能选用雏鸡开食料。(6)通风:可调节温度、湿度、空气流速、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空气中尘埃,降低鸡的体表温度等。通风与保温是一对矛盾,应注意观察鸡群,以鸡群的表现及舍内
温度的高低,来决定通风的次数与时间长短。
(7)光照:原则上第1周光照强,2周以后避免强光照,照度以鸡能看到采食为宜。光照时间,开始第1周每天2224小时,从第28周龄1012小时,第918周龄89小时。(8)分群:适时疏散分群,使雏鸡健康生长,减少发病,提高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分群时间应根据密度、舍温等情况而定。一般是在4周龄时进行第一次分群,第二次应在8周龄时进行。具体是将原饲养面积扩大1倍,根据强弱、大小分群。
3
f(9)断喙与修喙:711日龄是第一次断喙的最佳时间;在810周内进行修喙。在断喙前一天和后一天饮水(或饲料)中可加入维生素K3,每公斤水(或料)中约加入5毫克。(10)抗体监测与疫苗免疫:应根据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有条件的鸡场应该在免疫以后的适当时间进行抗体监测,以掌握疫苗的免疫效果,如免疫效果不理想,应采取补救措施。(二)育成期饲养管理(720周龄)7周龄到产蛋前的鸡称为育成鸡。育成期总目标是要培育出具备高产能力,有维持长久高产体力的青年母鸡群。1、育成鸡培育目标:体重符合标准、均匀度好(85以上);骨骼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