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发基地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环评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2011年10月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受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编制“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发基地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现根据国家及本市法规及规定,并经委托方同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容。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1评价背景上海紫竹科学园区于2001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以(2001)34号文件批准设立,是上海市唯一由政府、企业和高校联合投资组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科技园区。根据沪规划(2002)311号《关于对紫竹科学园区结构规划的批复》,紫竹园区规划范围东至虹梅南路和黄浦江,南至黄浦江,西至莘奉金高速公路,北至剑川路,规划面积1100ha。2006年3月,经过国土资源部开发区规划审核,核减面积23182公顷,保留面积86818ha,保留范围的四至为东至虹梅南路、西至沪金高速公路(S4)、北至剑川路、南至黄浦江,由大学校区、研发基地和紫竹半岛三部分组成。2011年6月,获得国务院批准,86818ha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报告简称为高新区)。本次评价对象为高新区中的研发基地。我院于2003年6月根据原结构规划编制了《上海紫竹科学园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原环评报告。之后,园区内的研发基地控制性详规又经过了几次修编,2010至2011年,有关部门编制了《上海紫竹科学园区研发基地(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上海市闵行区闵行新城MHC11003单元局部(上海紫竹科学园区研发基地二期)》和《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报告》,对研发基地的布局和土地利用进行了调整。根据《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为了明确研发基地在先前的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指导后续健康安全地发展,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以确保研发基地在实施中保护好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评价重点1跟踪评价重中之重为回顾评价,识别开发活动已经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并对原有规划实施效果和措施有效性进行评价。2基于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