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她好。
每个家长,都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是教育与管理的“设计师”。孩子年纪还小,视野有局限,看待问题也不够成熟。这时家长就应该站在一个高瞻远瞩的角度,考虑孩子学什么,朝哪个方向发展,怎样发展,怎样更好地发展的问题。只要把这些“功夫”做好了,好成绩、好名次的获得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关于该不该干涉孩子的学习兴趣,我想对黄老师的观点再进行反驳。孩子的兴趣不平衡,导致个别科目薄弱、拖后腿,家长不管谁来管呢?您肯定听说过“木桶原理”吧一只木桶想要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孩子的数学不好,语文再好有什么用?家长要是不在这个过程中及时纠正,孩子的总分能上得去吗?将来能考得上好的高中和大学吗?
除了在兴趣上进行“纠正”,我认为家长在管理孩子的学习中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个学习环境,应当适当地给孩子压力,使他们不敢松懈。比如,我女儿每次回家的时候,我都会先问问她学校里的学习情况,然后督促她完成作业。现在家里的电子设备,电脑、手机、iPad这些东西各种各样,我对孩子的监督只要稍稍一松懈,孩子可能就忘了学习了。
所以,每个父母都应该在家里营造适合孩子学习的氛围,定一些学习规矩,不能让孩子过于“自由”。当然,我也提倡劳逸结合,只要孩子完成作业,适当的娱乐都是允许的。
老师代表(黄忠)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有的擅长写作,有的擅长数学思维,有的则擅长操作知识的学习。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兴趣不平衡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我认为对于这一点,家长不需要强行干涉,让孩子发挥好自己的强项就可以了。
就拿这位家长的女儿来说。你的孩子喜欢写作,不喜欢数学,我认为你应该给她报的不应是数学辅导班,而恰恰应该是文学兴趣班。我们在学生阶段会学习各种各样的科目,各种各样的特长,而当日后走上社会,真正拿来安身立命的却只有一样,那就是我们最擅长的那项能力。如果你不干涉你女儿的兴趣,让她在课余时间多进行文学创作,或许她可以写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将来甚至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编剧、记者。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干涉,有时候常常会“好心办坏事”。如果强行干涉、要求,会导致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无力感,并因此丧失信心。我们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