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架系统和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变化,从而参与T细胞的激活和细胞效应的有效发挥。
f图122
APC通过免疫突触与T细胞相互作用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第二节
一、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T细胞的完全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来自其TCR与pMHC的特异性结合,即T细胞对抗原识别;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来自协同刺激分子,即APC表达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或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的信号。这两个信号的转导均涉及到一系列免疫分子。(一)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CD3分子传递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二)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非特异性信号T细胞与APC细胞表面多对协同刺激分子相互作用产生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根据产生效应不同,可将协同刺激分子分为正性共刺激分子和负性共刺激分子。如CD28B7是重要的正性共刺激分子,其主要作用是促进IL2合成。如T细胞缺乏共刺激信号,会导致T细胞无能(a
ergy)。与CD28分子具有高度同源性的CTLA4,其配体也是B7,但CTLA4与B7的结合则介导了负性信号的传导,是重要的负性共刺激分子,启动抑制性信号从而有效地调节了适度的免疫应答。如缺乏或阻断协同刺激信号可使自身反应性T细胞处于无能状态,从而
f有利于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图122)。
图123T细胞上正性协同刺激分子和负性协同刺激分子(三)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充分活化除上述双信号外,T细胞的充分活化还有赖于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活化的APC和T细胞可分泌IL1、IL2、、IL4、IL6、IL10、IL12、IL15和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它们在T细胞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细胞活化信号转导的早期,TCR与抗原肽结合使均匀分布于细胞膜表面的TCR构象和位置发生改变。由于受体交联可分别激活与其偶联的不同家族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
tyrosi
eki
ase,PTK)。参与T细胞活化早期的PTK主要有p56Lck和p59fy
及ZAP70等。p56Lck主要与CD4或CD8胞内段的尾部相连,p59fy
与CD3的ζ链相连,而ZAP70存在于胞浆中。当TCR结合pMHC后,与TCR有关的膜蛋白如CD3、CD4或CD8分子的胞浆尾部聚集在一起,p56Lck经及p59fy
激酶作用促使具有酪氨酸的蛋白分子发生磷酸化而活化,产生激酶活化的级联反应,将活化信号传递给下游的其他分子(图123)。TCR活化信号胞内转导的主要途径有两条:PLCγ活化途径和MAP激酶活化途径(自学)。
f图124T细胞早期活化信号转导
三、T细胞活化信号涉及的靶基因T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