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下,低层或小型建筑常用砖、混凝土等刚性条形基础。如上部为钢筋混凝土墙,或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用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或排架结构,荷载较大或荷载分布不均匀,地基承载力偏低时;
片筏基础:常用于地基软弱的多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建筑,以及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不均匀或地基承载力低的情况;
箱形基础:用于上部建筑物荷载大、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重型建筑以及软弱土地基上多层建筑时;
桩基础:当浅层地基土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桩基础形式。2防潮处理的构造做法通常是:首先在地下室墙体外表面抹20mm厚的1:2防水砂浆,地下室墙体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缝必须饱满;并在地下室地坪及首层地坪分设两道墙体水平防潮层。地下室墙体外侧周边要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分层回填夯实。3.卷材防水在施工时应首先做地下室底板的防水,然后把卷材沿地下室地坪连续粘贴到墙体外表面。地下室地面防水首先在基底浇筑C10混凝土垫层,厚度约为100mm。然后粘贴卷材,再在卷材上抹20厚13水泥砂浆,最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墙体外表面先抹20mm厚13水泥砂浆,冷底子油,然后粘贴卷材,卷材的粘贴应错缝,相邻卷材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卷材最上部应高出最高水位500mm左右,外侧砌半砖护墙。
4.一是骨料级配混凝土,是采用不同粒经的骨料进行级配并提高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含量,使砂浆充满于骨料之间,从而堵塞因骨料间不密实而出现的渗水通路,提高防水性能;二是外加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加入加气剂或密实剂以提高抗渗性能。5.勒脚作用:1保护墙身,防止雨水渗入;2)加固墙身,防止外界机械碰撞;3装饰墙身,美化立面。材料做法有:石砌、抹灰、贴面类。七.作图题1
2.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