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新中国于1956年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汉字简化不仅省时省力,还会改变人们学习的心理和态度,一见钟情和望而却步,差别甚远。初学者的困难、心境和感受是我们最应该了解和体谅的。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而且多数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书圣王羲之行书《兰亭集序》有324个字,其中102个是简化字。简化字在海内外华人中也是颇受欢迎的,华文圈中使用简化字的人占绝大多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联合国现在也都使用简体字。电脑的出现虽然使人用手写字的机会少了,但手写仍有必要,仍有大量的手写相当长的时间不能被替代,因此,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节选自2013年2月19日《光明日报》,有删减)6关于汉字及其产生和演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为中华文化基因和载体的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其本质属性是工具性。B.汉字的演变,从图画到笔画,从多到少,从繁到简,从长扁到方,从波浪形到平弧相间,这些变化都是社会发展的反映。C.汉字产生于民间,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等因素,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只能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D.楷书出现在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简化字就见于南北朝的碑刻中;隋唐的
f简化字在民间相当普遍,称为“俗体字”。7对汉字简化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汉字的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书写时繁简有所不同,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因而汉字简化成为必然。B.汉字简化使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从而淡化了文字的神秘色彩,淡忘了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C.中国历朝历代都在进行着汉字简化工作,清末民初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现在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遵从于《简化字总表》。D.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改变了人们学习汉字的心理和态度;而且多数汉字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祖先造字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人们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也在改变着汉字,后来者继续改进提高也是创新。B.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汉字简化虽有很大的进步,但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好。C.古人依据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的原则,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D.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简化字在海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