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水平上不去,反过来又打击会员的积极性,导致会员流失严重,如此恶性循环,社团规模逐渐萎缩,社团形象受到损害。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对策1学生社团的发展要以加强管理为保证。一是要形成社团活动和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出台管理办法,建立表彰制度,完善一套社团组织管理、活动开展和考核评价的机制,并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相应环节有机结合,将社团建设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个体系当中:二是有必要成立校一级的学生社团联合会,接受团委部门的指导,负责全校学生社团各项工作的协调、筹划、落实、考核、监督,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整合社团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三是要慎重成立新社团,要考虑该社团的成立是否有利于学校的育人工作,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方向,是否符合学生的成才需要,是否在学生中有生存的土壤,而不能仅仅照顾少数同学的热情就盲目成立新社团。同时要重点扶持有校园特色、有文化底蕴、有深厚传统的学生社团,以它们为龙头促进学校社团文化的全面繁荣,而对一些管理混乱、活动开展不正常、已经失去了生存价值的学生社团要舍得忍痛割爱,坚决停办、注销,实现学生社团的新陈代谢。2学生社团的发展要以理事会班子建设为核心。理事会班子是学生社团组织的灵魂,是学生社团得以继承传统、发展壮大的关键。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对社团理事会成员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挑选出真正有业务技能、有组织管理能力、有敬业奉献精神的同学来担任社团理事会的职务,对业绩突出的社团负责人要等同学生干部的奖励予以表彰。同时,社团每一届事事会不仅要努力做好自己在任期间的工作,也要关心下一任社团核心成员的培养,以保证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3学生社团的发展要以抓好会员的招收工作为突破口。学生社团的生命力来自会员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会员才能运作高水平的社团活动,也只有高素质的会员才能扩大社团影响、树立社团良好形象。因此,社团会员并非多多亦善,而是要看会员是否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和较强的团队精神、组织观念以及奉献意识。抓好会员的招生工作,是把好会员质量的第一关。要在会员招生前,结合社团的自身特点,结合开展社团活动的实际需要,科学核定招生名额。招生时要认真做好会员资格审查,确保生源质量,宁可少招一点,也不可吸纳滥竽充数者。同时,要重视平时对会员的关心和培养,引导会员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并按照社团《章程》的有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