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绥《隶书体》原文、注释和译文【作者介绍和题解】成公绥公元231年一273年西晋文学家,复姓成公,名绥,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人。幼而聪敏,博涉经传,性寡欲,不营资产,不求闻达。家贫岁饥,处之如常,颇为张华所推重。所著诗、赋、杂笔十余卷,惜已散佚。明张溥辑有《成公子安集》。这篇《隶书体》,即选自《成公子安集》。这篇文章,是从文字的实用功能和书法的艺术美两个方面,来论述隶书的。在文字的实用功能方面,认为隶书既无篆书的繁,也无草书的近伪,是最“适之中庸”的在书法的艺术美方面,从行笔、运笔到结体、风格,都写出了隶书的特点。虽然在某些形容上,似乎太抽象不易理解,如结合自己的临池实践去领会,还是很有启发性的。(来源书法屋:www。shufawu。com)
【原文、注释和译文】原文:皇颉作文,因物构思观彼鸟迹,遂成文字。灿矣成章。阅之后嗣,存载道德,纪纲万事。俗所传述,实由书纪,时变巧易,古今各异。注释:1、“皇颉作文”四句:是概述仓颉怎样创造的文字。皇颉:对仓颉的尊称。
f2、因物构思:依据自然物象运用心思。构思:运用心思。指创作过程中酝酿思考的脑力活动。3、鸟迹:鸟类的足迹。概指自然现象。4、“灿矣成章’四句:主要概述文字的实用功能。灿:光彩鲜明。此处是对文字功能的赞美。章:文章。5、后嗣:后世、后代。8、纪纲:治理、管理。7、俗:大众、大家。此处指一代一代的人。8、书纪:书写、纪录。纪:通“记”。译文:仓颉的创造文字,是依据自然物象来酝酿思考、是观察摹拟自然物象而造成的。文字可以写出有意义的文章,使后代的人得到阅读可以把道德准则记载下来,用以管理社会上的一切事宜。历代的文献,都是赖文字来纪录。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字形也起了变化,古和今就不一样了。原文:虫篆既繁,草蒿近伪,适之中庸,莫尚于隶。规矩有则,用之简易,随便适宜,亦有弛张。操笔假墨,抵押毫芒彪焕硌,形体抑扬芬葩连属,分间罗行。烂若天文之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或轻拂徐振,缓按急挑,挽横引纵,左牵右绕长波郁拂,微势缥缈。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稳手,必由意晓。尔乃动
f纤指、举弱腕、握素丸、染玄翰,彤管电流,雨下雹散点黑主折拔,掣挫安按缤纷络绎,纷华粲烂。温卓苹,一何壮观!繁缛成文,又何可玩!注释:9、虫篆:也叫“鸟虫书”,是篆书发展中的一体变体。因字形类鸟虫故名。从秦书八体到新莽六书,都有这种书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