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随堂作业一解释名词
1震级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的尺度。震级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目前国际上常
用的是里氏震级。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也是表示地震强度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和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是衡量地震引起后果的一种尺
度。一般地说,震中区地震影响最大,震中烈度最高;距震中越远,地震影响越小,烈度越低;反之,距震中越近,烈度就越高。此外,地震烈度还与地震震级、震源深度、地震波传递介质、表土性质、建筑物动力特性、施工质量等诸多因素有关。
3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批准权限审定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
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
4罕遇地震罕遇地震是指发生机会较少的地震,罕遇地震烈度时的地震,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
23,重现期约16002400年。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约为1度。
5液化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的颗粒在强烈震动下发生相对位移,颗粒结构有压密趋势,如
其本身渗透系数较小,短时间内孔隙水来不及排泄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将急剧增加,使原先的土颗粒通过其接触点传递的压力减少。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则砂土和粉土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土体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形成有如液体的现象,称为“液化”。
6自振周期
f无阻尼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曲线方程是一个周期函数,每隔一个T时间,质点就又回到了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样,时间间隔T就称为体系的自振周期,而把自振周期T的倒数,即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f称为体系的频率。
7底部剪力法对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
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根据地震反应谱理论,以工程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与等效单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相等,来确定结构总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先计算出作用于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即作用于结构底部的总剪力,然后将此总水平地震作用按一定的规律再分配给各个质点,这种方法称为底部剪力法。
8轴压比轴压比指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
值乘积之比值。它反映了柱(墙)的受压情况。
9刚性楼盖刚性楼盖,实为刚性楼板,是一个假定的结构概念。其含义是假定楼板平面内刚度无
限大,平面外刚度为零。
10延性延性,物理术语,是指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