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德伯家的苔丝》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分析
作者:杨淇斯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1期
摘要:对于文学作品翻译的异化和归化之争已有较长的一段历史,在文学翻译的早期,以归化为主流,但随着异化的翻译策略涌现,文学翻译开始出现了不同分支。本文在以《德伯家的苔丝》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本为例,比较分析归化和异化的特色,揭示两种不同翻译方式的差异。最后,倡导将两种翻译方法的有机结合,以求翻译出能反应原文的语言特色,又容易使读者理解的文章。
关键词:苔丝;归化;异化;张若谷;孙法理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1
一、归化与异化的研究概述
西方有学者曾这样认为,对于文章的翻译不外乎两种方法,其一是作者高高在上,而让读者不断地去接近作者,其二是让读者安居不动,而让作者主动地去走进读者内心。美国的翻译学家Ve
utiLawre
ce在他的作品《译者的隐身》中将上述两种方式总结为“归化法”、“异化法”。归化法指出,翻译要尽量使外文文本融入本土语言的文化价值观,即将作品本土语言化;异化法则是要在外国语言和本土文化的差异上,译者要深入原文情境,将读者带入外文情景。此外,更有学者将政治、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等纳入翻译考虑的范围之内。
二、译本的分析
(一)语篇结构和用词特点
首先,翻译体现的不仅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更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下面以《德伯家的苔丝》小说中精彩片段的翻译,来对归化和异化两种译本的方式进行对比评析。
Sothebabywascarriedi
asmalldealbox,u
dera
a
cie
twoma
sshawl,tothechurchyardthat
ight,a
dburiedbyla
ter
ight,atthecostofashilli
ga
dapi
toofbeertothesexto
,i
thatshabbycor
erofGodsallotme
twhereheletsthe
ettlesgrow
孙法理译:于是,在那个夜里,用一条女式旧围巾包裹着的婴儿,被放进了一个棕色的木质箱子里,被抬进了墓地。教堂执事者获得了一品脱啤酒和一个先令,目的就是要把那个婴儿投放在上帝分配的丑陋的角落中,那里长满了蓖麻。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张若谷译:于是那天夜里,把那个婴儿,装进一个棕木匣子里,用一块女式的旧围巾盖着,送到墓地那边,用一先令和一品脱啤酒,请求教堂执事,在上帝分配的那一块长满蓖麻的荒地上面。
对比以上的两种翻译方式,张若谷先生的版本,语言表达得当,读文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这正迎合了汉语的表达习惯,符合中文的语言特点。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