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法规、政策及标准
31主要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鼓励类:制革及毛皮加工清洁生产、皮革后整饰新技术开发及关键设备制造、皮革废弃物综合利用;皮革铬鞣废液的循环利用,三价铬污泥综合利用;无灰膨胀(助)剂、无氨脱灰(助)剂、无盐浸酸(助)剂、高吸收铬鞣(助)剂、天然植物鞣剂、水性涂饰(助)剂等高档皮革用功能性化工产品开发、生产与应用限制类:聚氯乙烯普通人造革生产线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2005年第17号)《大纲》重点阐明了我国节水技术选择原则、实施途径、发展方向、推动手段和鼓励政策。大力发展和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发展高效冷却节水技术,节约热力和工艺系统用水,推广节水清洗技术。
10
f32主要标准目前合成革行业相关的标准主要有:GB219022008《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指标体系规定了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企业特征生产工艺和装置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HJ4492008《清洁生产标准合成革工业》本指标体系规定了合成革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33编制要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33号)
4编制过程
2014年10月,承担标准制定工作;2014年1112月,通过大量文献、资料调研,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框架要求,拟定开题报告;2015年16月,通过合成革企业现场考察与函调的方式,确定清洁生产指标限值;2015年78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初稿;2015年9月12月,征求专家意见,修改标准文本与编制说明。
11
f5标准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主要适用于以聚氨酯为原料的合成革生产企业。合成革按照产品的原料分为:聚氨酯人造革和合成革和聚氯乙烯人造革等;聚氯乙烯普通人造革生产工艺落后,对环境的危害大,已经被《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被列为限制类。因此,本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主要为以聚氨酯为原料的合成革生产企业,近年来,超纤合成革、水性合成革、无溶剂合成革技术逐步成熟并得到应用推广,其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产生量远低于传统合成革工艺。
(1)清洁生产审核本指标体系所给出的基准数据,对一般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应具有指导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