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工作中应建立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关键词】凝血检验质量控制原因分析凝血常规(PT、APTT、TT、FIB)是血栓与出血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自动化凝血分析仪迅速在国内普及使用,对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人们比较重视检验样本的采集与抗凝等问题。从实验室的角度出发,对本实验室ACL9000凝血分析仪近2年凝血检验室内质控失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本科室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失控报告38份共122项次检验结果。12检验仪器及试剂IL公司ACL9000凝血仪及配套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13常规室内质控质控品用蒸馏水复溶后分三份,一份随当天常规样本同时检测,另二份20℃冻存,于下二个工作日使用。冰冻质控品室温解冻后使用。质控方法采用LeveyJe
i
gs质控图及相应的判断规则。14失控原因的判断并采取纠正措施后有效者。质控失控发生后,根据临床经验提出导致失控的可能原因
15将122项次失控结果按失控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各类失控结果的百分比,针对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同时统计凝血常规4项目中各项目失控的百分比,对失控较多的项目提出自己的观点。2、结果21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本室凝血室内质控共38份失控报告122项次,质
f控失控原因及结果项次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与仪器和试剂相关的失控(真失控)共69项次,占566,试剂失效是导致质控失控的主要原因。质控品相关的失控(假失控)53项次,占434,而质控品解冻后混合不匀是导致假失控的主要原因。22在122项次凝血室内质控失控结果中,以APTT最多,FIB其次。凝血常规检验4项目在122项次失控中所占比例见表2。表1122项次凝血室内质控失控原因及结果项次(略)表2凝血常规检验四项目在122项次失控中所占比例(略)3、讨论31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可靠性贯穿病人准备、标本采集传送、检验报告的全过程[1]。凝血检验的质量控制涉及标本的采集与抗凝,特别是自动化分析仪,在122项次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失控结果中,由于试剂失效导致的失控49项次,占402,是失控的主要原因。本实验室由于凝血常规检验标本较多,试剂每天24h开放式地置于仪器上,由于原配试剂价格昂贵,需要时新试剂随时添加在剩余试剂中,时间长后会降低试剂的有效成份从而影响检验结果,为此规定在新试剂复溶时标明日期,后添加的试剂也应在此日期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此方法能有效地避免试剂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