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章总论
1现代社会中居住建筑包括:
1住宅
2公共宿舍
3专用公寓
4居住综合体
2居住建筑的适居性:通常可以将择居者选择条件简要概括为
(1)地段佳
(2)环境优
(3)房型好
(4)交通便捷
(5)服务齐全
(6)价格适宜
等基本目标,它们反映了居住者普遍认同的适合居住的建筑空间环境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这可称之为居住建筑的
适居性。
3适居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1)正确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建筑与社会的共生观念和谐社会
3正确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4正确体现建筑空间与社会生活互动共生的设计理念
5正确体现公众居住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平衡的设计理念。
4“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适居性设计的技术性标准:
居住建筑适居性设计标准就是用以衡量住户拥有的居住空间数量和环境质量的技术性控制指标。其中住户可居住空
间的数量标准,即是通常所指的居住面积标准;居住空间环境质量标准则包括对空间环境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两个方
面。
6社会居住模式: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们组成住户的生活方式。
住户:住房的使用者一般简称为住户。在人口统计中常将住户分为常规住户和准常规住户。
常规住户:即指一般“家庭户”
,户内群体的社会关系应是家族关系。
“准常规”住户:则包括住校的学生,驻工作机构的单身职工和驻地军人等,也就是通常所称的“集体户”

7户型:住户成员构成的特征通常称为户型,
套型:住房空间构成和形式的特征通常称为套型。
8住宅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常规住户“家庭户”的户型特征及空间
需求;其他非住宅类居住建筑设计研究的对象是准常规住户“集体
户”的组成特征及空间需求
9户型特征:包括家庭人口规模、户代际数和家庭人口结构类型两方面。
10家庭人口结构影响住宅套型平面与空间的组成和组合形式,也就是户型决定着套型设计。
11住户的居住生活行为一般可分为四类,
fA私人生活行为
B社会生活行为
C家务活动行为
D生理卫生行为
12家居生活类型:
A.工作学习型
B.社会交往型
C.生活休闲型
D.家庭从业型
13非家庭住户的生活方式和居住行为模式主要是由其从事的社会生活角色职业、职务、身份等和经济生活能
力所决定的。
第二章套型设计
(上)
1公共分摊面积:公用建筑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
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
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