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为析氢腐蚀,电解质为酸性,图②为吸氧腐蚀,故图②为生活中钢铁制品腐蚀的主要方式,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4.2014北京市丰台区统考图Ⅰ的目的是精炼铜,图Ⅱ的目的是保护钢闸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f图Ⅰ
图ⅡA.图Ⅰ中a为纯铜B.图Ⅰ中SO4向b极移动C.图Ⅱ中如果a、b间连接电源,则a连接负极D.图Ⅱ中如果a、b间用导线连接,则X可以是铜解析: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图Ⅰ中a为纯铜,A项正确;图Ⅰ为电解池,阳离子移向阴极a极,阴离子移向阳极b极,B项正确;图Ⅱ的目的是保护钢闸门,若a、b间连接电源,则a连接负极,b连正极,C项正确;若图Ⅱ中a、b用导线连接,为保护钢闸门,钢闸门作正极,X应为比铁活泼的金属,而不可以是铜,D项不正确。答案:D5.2014云南统测铝表面在空气中天然形成的氧化膜耐磨性和抗蚀性不够强。控制一定的条件,用如图所示的电化学氧化法,可在铝表面生成坚硬的氧化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
3
fA.阴极上有金属铝生成B.电极A为石墨,电极B为金属铝C.OH在电极A上放电,有氧气生成D.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Al-6e+3H2OAl2O3+6H
+-+-
解析:电解液为硫酸溶液,阴极上H放电,故阴极产物为氢气,A项错误;Al→Al2O3,发生氧化反应,故电源正极连接的是金属铝,即电极A为金属铝,电极B为石墨,B项错误;电极A上Al发生氧化反应,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6.2014潍坊模拟如图所示装置,均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工作相同的时间后测得均通过
mole。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
甲
乙A.铁棒的腐蚀程度:甲<乙B.碳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相同C.溶液的pH:甲减小,乙增大D.甲、乙产生气体的体积相同条件比为3∶2
4
f解析:A项,甲装置中铁做阴极被保护,乙装置中Fe为负极,被腐蚀,因此铁棒的腐蚀程度:甲<乙;B项,甲池中,石墨电极阳极上反应为4OH-4e2H2O+O2↑,乙池中,石墨电极正极反应为2H+2eH2↑;C项,甲池因水被电解,H2SO4浓度变大,pH减小,乙池因H2SO4被消耗,酸性减弱,pH增大;D项,甲池产生H2、O2且体积比为2∶1,乙池只生成H2,可见甲乙产生气体的体积相同条件比为3∶2。答案:B7.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