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标要求
第一单元第二课《祝福》
考纲要求
1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重视阅读、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鉴赏文章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思悟培养健康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3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2帮助学生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
神和人生意义。
【学习目标】
1、梳理概括小说情节体会倒叙写法。
2、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
写等)。
3、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总结鉴赏小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重、难点】1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
描写、环境描写等)。
2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任务一】勾画重要的文学常识,并完成相关练习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字,中国现代伟大的、、,新文学
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
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
《孔乙己》以及今后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彷徨》收入1924~
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20年
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
2.写作背景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
f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
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
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
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
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
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而阻止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
思想.妇女则是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
的是为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