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手机随时不离身,甚至是不离手。
(二)中学生本身的特点
中学生正是身体、心理各方面都快速发展,尤其是高中阶段的中学生。出现了创造力的高峰,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于新类型的手机,他们也是十分的好奇,想要研究新手机里面的各种各样的特意功能,因而他们常常会摆弄手机。
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有强烈的“成人感”,自尊心也空前高涨,他们要求他人更多的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可是加上自己还有一些“幼稚性”表现,常常得不到老师、家长的理解与尊重,于是他们就躲而避之,不与他们交往,沉迷于自己的手机世界里。
高中生交友热情高,迫切需要情感力量和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然而,目前的高中生,学业负担繁重,加上教师、父母额外布置的任务,使得中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与他人交往。于是,他们便通过手机上网、手机QQ等方式与他人聊天,向他人倾诉情感,宣泄情绪,满足自己的交往需要。
(三)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
家庭中亲子关系不良或是父母关系不和谐使一些中学生经受慢性而又长期的心理困扰。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无人疼爱,强烈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父母很少与孩子交流,导致孩子的性格比较孤僻内向,不太会与他人交流。于是,当一个人独处或是与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只顾自己玩手机。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许多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父母有事的时候,常常让小孩玩手机,孩子长大后,无人陪伴的时候自然想起了手机。另外,与家庭氛围也有关系。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氛围越冷漠,青少年越倾向于在网络世界中寻求情感补偿;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则不容易产生网瘾。4
在学校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对学校生活适应不良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挫折较多,而产生情绪、认知和人际关系失调,他们就会借助手机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舒缓压力,以逃避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的甚至沉迷与手机QQ,在手机上与他人交流,相互说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说出来的话。
(四)趋同从众心理
中学生由于处于相同的文化氛围,有共同的生活选择,使得不同个性和不同生活方式的青年逐渐形成大致相同的心态和行为倾向趋同从众心理。手机彰显个性、追求前卫的当前中学生必不可少一种全新的时尚型工具。在周围同学都有“手机”而自己没“手机”的这种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