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模板工程实测实量方案
第一节轴线位置(模板工程)
111指标说明:反映施工过程中放线的准确性,核查现场轴线间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
112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5mm113测量工具:50m卷尺或7m卷尺看建筑面积大小情况而定1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以卷尺测量同一墙面控制线间尺寸,精确至毫米。每面墙、柱作为一个测区。(2)在图纸中确定主控线(纵、横向)位置(重点确定主控线与图纸中各墙面的距离),一面墙、柱作为1个测区。每个测区从主控线至墙面定位线测量垂直距离1次,测量数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测量时纵、横向墙点数占总点数的50。(3)垂直距离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误差≤55mm记为合格,>55mm记为不合格。
12对拉螺杆间距(模板工程)
121指标说明:反映现场模板施工的规范程度,间接控制墙、柱的垂直、平整程度。
122合格标准:最下排离地≤200mm;上部间距不大于500500mm使用型钢背楞加固保证螺杆间距不大于600mm。
123测量工具:2米钢卷尺1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主要针对已经完成竖向墙、柱模板安装的模板工程,选取同一面墙、柱作为一个测区。测量时以肉眼观察较大的螺杆间距作为一个测量点。(2)采用2m卷尺进行测量,先测量墙柱下部第一排螺杆距地面的间距,间距超过20cm的记为不合格。后测量上部螺杆之间的距离,若是采用木方钢管加固,>50cm的记为不合格,≤50cm的记为合格。若是采用型钢加固,>60cm的
f记为不合格,≤60cm的记为合格。
13模板拼缝处理(模板工程)
131指标说明:反映现场配模及模板安装的规范程度,间接控制拆模后的结构观感。
132合格标准:大于1mm有拼缝修补措施。133测量工具:钢卷尺或塞尺1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主要针对已完成竖向墙、柱,横向平台板安装的模板工程,选取同一面墙、柱、平台板作为一个测区,测量时以肉眼观察较大的模板拼缝作为一个测量点。(2)检查过程中若发现竖向或横向模板拼缝较大的,用卷尺或塞尺测量,测量数据作为判断该项是否合格的依据。>1mm且无合理处理措施的记为不合格,拼缝>1mm但有合理处理措施的记为合格。(3)不合理措施主要为:编织袋、圆形套管等可能导致拆模后观感较差的封堵措施。
14模板根部封堵(模板工程)
141指标说明:反映现场模板安装的规范程度,间接控制拆模后的结构观感;避免出现墙柱底部漏浆,烂根等质量缺陷。
142合格标准:墙、柱根部浇筑混凝土之前进行有效封堵(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