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霄等人2009认为人工养麝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反而会降低。他们提出了林麝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f式中E养麝场的经济效益Na实际产香雄麝的数量Mm平均每头雄麝的产香量Pm麝香的价格Nt麝场所有麝的总数量Cm麝场平均每头麝的饲料成本Cl整个麝场的劳动力及管理成本Cd麝场固定资产投资折算。
丁宇晶刘志霄等指出制约我国养麝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物种特性方面。在我国目前养麝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饲养麝群平均每头雄麝的产香量Mm较难突破15g而养麝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只是雄麝产的麝香。根据上述公式饲养场规模越大饲料成本NtCm越大劳动力及管理成本Cl相应增大麝场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必然增多Cd增大但实际产香雄麝的数量Na一般为Nt的l3增加相对较小而Mm提高的幅度已非常有限麝香的价格又受到严格控制因此养麝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反而会越低。
三、对林麝繁育和产业化养殖的建议
林麝养殖作为解决麝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尽管经历了50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没有真正达到养殖产业化的目标。目前有不少关于麝类资源状况和人工养麝的技术性研究文献但是关于林麝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化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应当在加大力度突破林麝养殖技术难题的同时将林麝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化研究作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以期更加全面、合理的保证麝类资源的健康发展。
对林麝养殖在经济效益和产业化方面的建议
1改善养殖模式
f麝类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自然繁殖率高成本低有利于规模的增长。因此林麝的养殖方式应当以“封山散养”为主结合技术支撑促进林麝养殖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在资金方面应对林麝养殖的科研及产业化项目予以倾斜同时林麝养殖企业应加大引资力度引进新的投资主体实现产权多元化形成具备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公司。
3扩大林麝养殖企业的规模
林麝养殖的规模效益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平均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只有少数林麝养殖企业达到了较大的规模因此对于小规模的企业建议将其合并或者取缔。
4加速技术攻关
加强对林麝养殖产业化的重点技术进行攻关包括林麝养殖营养需求的研究林麝繁殖育种的研究林麝疾病防治的研究和提高麝香产量的研究以及对林麝养殖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研究等。
5建立企业促进林麝养殖产业化
从陕西凤县的养殖模式不难看出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