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养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林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动物。由于多年来野生林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国际高价走私林麝的人工养殖已成为提供天然麝香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对全国的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回顾并对林麝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探析最后对林麝的繁殖养育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麝是我国重要的药用动物其分泌物麝香用途广泛可作为香料和中成药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目前我国养殖3种麝即林麝Moschusberezovskii、马麝Mchrysogaster和原麝Mmoschiferus其中林麝为主要养殖种林麝的饲养量占全国总饲养量的868徐正强等2003。林麝Moschusberezovskii隶属于麝科Moschidae麝属Moschus别名香獐、麝鹿、林獐等2002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全国养殖林麝的省份主要是陕西和四川。
麝是珍稀名贵的经济兽类其所产麝香的应用价值至今无可替代而林麝养殖是经济效益、药用效益俱佳的产业。因此加大科研力度尽快解决制约其发展的技术难题以实现产业化养殖是满足麝香的市场供应和需求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概况
f一林麝的资源价值
林麝所产的麝香是我国名贵的传统动物中药材近代科学研究及临床医学证明麝香具有消炎、抑菌、抗肿瘤之功效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此外麝香作为香料珍品历史悠久麝香具有独特、柔和而幽雅的香气它的扩散和透发力极强具有良好的提香作用和极佳的定香能力它是最适宜于调制各类高级香水的动物性香料。
据北京中经纵横经济研究院2009的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对麝香的需求量在2003年至2009年期间始终成上升趋势。
二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曾经是世界上麝香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是由于盲目捕猎野生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麝香产量逐年减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有麝300万只年产麝香2500千克20世纪60年代下降到250万只年产麝香2000千克20世纪80年代麝蕴藏量已不足60万只年产麝香500千克左右范志勇2003。目前麝类资源基本上呈现零散的岛屿状分布栖息地也大规模地破碎化麝类在中国已全部属于濒危物种。
为了解决供需矛盾我国自1958年起先后在四川和陕西建立了几个养麝场开始进行麝类驯养繁殖研究。
f随后几年加强了对林麝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和食物种类的研究。进一步掌握了人工取香技术。
1975年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