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
f19、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是指以程序性知识为基础,借助于骨骼肌运动,经过学习和训练,实现将一些列外部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并趋于高度自然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20、讲授法: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系统而连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2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和品格方面起到影响教育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22、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是利用有关学校组织、校园文化、社会过程和师生相互作用等方面给学生以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23、正性强化:指某种具体行为的后果,或者说效果是积极的,就能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24、自由讨论组:与指导讨论组相反,自由讨论组的讨论是在组内成员自我控制下进行,讨论题目及方向有学员集体决定,教师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及资料员存在。25、教学评估:对所设计的评估内容,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类的过程。26、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27、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所建立的联结受反映效果的影响的规律。28、焦虑:是当个体预感到威胁或障碍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情感,它可以导致整体觉悟度的提高或降低。29、固有价值技能:即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所需要的技能,这些技能能够体现个人所拥有的价值,如娱乐活动和职业等方面的技能。30、总结行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某一阶段终结时,为对其总体状态和阶段效果进行的评估。其主要作用是进行阶段性总结,总结性评估强调结果,为今后改进提供依据。30、社会学习:又称观察学习,即通过榜样进行学习,出现在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
而进行学习时。31、内容设计:将知识传播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所教授的内容。32、扮演角色的方法:是依据心理剧理论派生的,利用演戏和想象创造情景,以启发学员对自己及他人行为、信念、价值的认识;要求学生对另一个人相同的行为采取行动,并按自己想象人们应有的行为去做。33、带教制:一种个体化的教学方法。一般是一个教师带一个或几个学生,学生在每天
的临床实践中与一个角色榜样共同学习。34、教学评价:参照现有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活动中的事物或人作出综合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35、负性强化:即指某种具体行为可以避开某种不愉快的后果,就会增加该行为再现的
概率。36、认知结构: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