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准备律:当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任其产生反应就会使之感到满足,当不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强迫其作出反应则会产生苦恼。2、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3、替代性强化:又称代受的强化,当观察者看到榜样通过进行某种行为而获得正性强
化时,学习榜样行为的可能性就增高。4、教育手段: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5、课程(狭义):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对学生而言是为从学校毕业取得学位而学习的科目)。6、开放式学习: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并采用多媒体、导师指导及支持系统等进行学习。7、临床:指任何为病人或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服务的场所,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上的“床边”或狭义的“病床”意思。8、个案研究法:是指针对护理教育中某一具体问题或单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仔细研究的一种方法。9、教学测量:应用测量手段对教育活动所作的量的测定。10、可靠性(信度):是指一个测试在测量被测对象时前后一致的程度,即它不受偶然因素干扰的程度。也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一个测验多次对同一组被测对象评估的结果或所得到的资料相同的程度。11、护理教育: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12、失用律:如果某以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一段时间内不加以练习的话,则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13、个别辅导或“导师制”:是指为达到特殊目的、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在整个培训阶
段学生护士与指导教师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联系。14、临床教学:即帮助学生将既往学到的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把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并获得进入健康保健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15、光环效应:是指一个学生前面问题的回答情况会对评分人评阅判断后面的结果产生影响。16、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他主张实行分科教学,但又要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这一缺点,采用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方法,以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材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于是产生了综合课程。17、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全过程。18、经验学习:学习那些从经验中获得的结果和知识,其实质是通过“做”进行学习,而不是通过听别人讲述或自己阅读来学习知识。
第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