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砂率调整,
f用于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应相应增加。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类砂,当采用Ⅰ类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类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对于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机制砂配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对用水量的改变和砂率的变化很敏感:在配合比设计和调整时应充分考虑机制砂级配不良、砂率选择不当、用水量偏高、减水剂掺量过高,易造成机制砂混凝土在出机、卸料过程中离析、振后易泌水。在水灰比和砂率等相同的条件下,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要小于河砂混凝土,机制砂比天然河砂需水量增加5~10Kgm3,机制砂混凝土的容重比相应的天然河砂混凝土高约20~40Kgm3,用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比天然河砂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略高;机制砂中的石粉是一种有效的填料,虽然不具有活性,但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强了水泥石与骨料界面黏结;并能改善水泥石的孔隙结构,抗渗性能得到提高;机制砂混凝土预制的T型梁静载同样满足河砂混凝土预制的T型梁的静载试验。
2机制砂混凝土的拌制拌制混凝土前,试验人员必须实测砂及碎石的含水率,按照实测的数据发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搅拌站控制室严格按照试验室发出的配料单及配料工艺顺序进行配料,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即自动计量系统要定期进行标定,每班在使用前要检查一次,确保计量准确,计量最大偏差不得超过:水泥、粉煤灰、水为±1%,粗细骨料±2%,减水剂±05%;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试验人员随时注意检测砂石的含水率,以便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机制砂混凝土
f只有采用大型搅拌站或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不得使用自落式搅拌机拌
制,搅拌时间应比天然河砂混凝土延长20~60s可控制在90~150s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宜取上限范围,搅拌设备和搅拌时间影响机制砂
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机制砂混凝土原材料的投料顺序宜为:
粗集料、细集料、水泥、矿物掺合料投入(搅拌约30s)、加拌合水
(搅拌约30s45s)、加入减水剂(搅拌约30s),要保证混凝土搅拌
均匀。
(3)机制砂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根据运距长短配置适量的混凝土运
输车,在装料前要检查清洗干净搅拌筒混凝土在出站前,必须检查
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检查合格后才能签发出站。保证在混凝土
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
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由于机制砂的饱水性比
较差受外界影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