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在第一次检修时,由于轴承小盖及轴承盒磨损非常严重,电机振动明显,机械划伤的痕迹掩盖了大部分放电麻点,再加上轴电流在电机轴承上引起的烧损事故较少,从而使检修人员忽略了轴电流的存在。
4、改进措施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当电机出现轴电流后,必须采取措施将其消除。简单的方法是将电机一端(一般在非驱动端)的滚动轴承与其端盖绝缘加强。为此要加绝缘垫圈,并对轴承的固定螺栓用绝缘套进行绝缘处理,以隔断轴电流的通路。
2)对没有安装绝缘端盖的电动机,要对原轴承室进行改进。方法为:用车床将原轴承套外径车深6~8mm,并在轴承套上滚花。轴承套凸缘部分车薄2mm。然后用无纬玻璃丝带或“H4”胶浸玻璃丝带包轴承套的外圆,做出的外径尺寸比原外径尺寸大2~3mm。将其放在130±5℃烘炉内烘24h,再用车床将轴承外套及其上形成的玻璃钢车至原轴承套尺寸;用2mm的环氧玻璃布板制成垫圈,其内圆等于轴承套外径,外圆比轴承套最大外圆大2mm,将其套在轴承套的凸缘上;同时将固定轴承套的螺杆加上绝缘套和绝缘垫圈。最后,将轴承安装在电机上,就把轴电流与电机端盖的回路完全隔断了。
3)对电机出厂时直接用绝缘轴承或者绝缘端盖者,当电机出现轴电流时,要对绝缘端盖进行绝缘检查,安装后绝缘电阻不小于05MΩ。绝缘电阻不合格,要进行处理直至合格方能使用。
4)改进后运行情况:
该电机驱动端轴承经绝缘处理后先空载试运行了2h。解体检查一切正常,随后带负载运行,4h、10h后分别测量轴承温度均在40℃左右。采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负载运行中的轴电压,测得065V。通过对该电机轴承绝缘处理,消除了轴电流,至今运行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仁祥电力新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异步电动机的效率优化快速响应控制研究》崔纳新,张承慧,孙丰涛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
作者简介
孟令英(1984)女河南巩义市人,河南博奥建设有限公司电气专业
李士华(1984)男河南巩义市人,河南博奥建设有限公司电气专业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