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值(贬值)、物价下跌(上升)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就会存在差异。
费雪效应表明:物价水平上升时利率水平一般有上升的趋向,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水平一般有下降的趋向。结论:
5
f在利率市场化前提下,利率与汇率预期、汇率风险、中美利差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但由于目前为止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上述因素对利率影响的传导机制。因此我国应该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利率调节机制,实行更加灵活的有弹性的汇率机制,逐步放开资本管制,建立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双向信息传导关系,提高我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使得汇率和利率成为真正调节我国经济的重要杠杆。
首先从发展货币市场入手,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市场利率信号,进而以这一市场利率为导向,及时调整贷款利率,扩大浮动范围,促使银行间利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最后逐渐放开存款利率。(三)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以及现阶段取得的成就
1993年:中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1996年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7年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2000年以后逐渐对外币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
6
f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并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2004年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四)中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市场化利率的形成离不开一个统一完善的金融市场,市场化各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也离不开一个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也需要汇率、资本项目放开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换而言之,我国目前要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对资金的依赖与其经济效益的不佳;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完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