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外部环境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已成趋势,美国于1986年3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日本于1994年10月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台湾、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中国加入WTO后,在5年后取消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服务限制,并可以经营银行零售业务,银行业的所有业务将彻底放开。面对内忧外患,中国银行业又谈何容易在加入WTO后与外资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展开新一轮较量,不在改革中“创新”,就在竞争中“淘汰”,为适应这一开放形势,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走向市场化是势所必然。
(二)影响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因素及相关模型的分析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加深,一些原来因为利率管制而对利率影响不显著的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开始加强,投资者及金融管理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些因素对利率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运用利率这一经济杠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应。
3
f1、汇率预期对利率的影响汇率对利率的影响以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为分界线,汇改前汇率对于利率的影响不大,2005年汇率改革我国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不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幅度空间内变化,对利率的影响作用增强了。可以通过MF模型均衡和利率平价方面进一步分析。
2、汇率风险对于利率的影响2005年汇改前,我国的汇率长期稳定,几乎完全屏蔽了汇率风险,进而其对汇率的影响也就微乎其微了。汇改之后,我国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风险相对加大,汇率弹性增强。汇率弹性主要体现在人民币汇率在不同的交
4
f易日波动的差异。短期内,汇率弹性与利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弹性增大使得利率波动的幅度也增大了。另一方面,汇率制度的改革使得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强,货币当局为了稳定货币供应量,不得不频繁的进行冲销式干预,导致了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较大。3、中美利差对利率的影响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程度的加强使得我国的利率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利率水平产生关联。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波动可以通过“利率机制”传递,及外国利率的变化会引起资金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发生变化,就会使得相应变量发生变动,从而对另一国的经济产生影响。
4、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响通过费雪效应理论来说明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费雪认为,在货币价值或物价水平稳定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一致的;而当货币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