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统计全公司人员的年龄分配情况,进而求出全
公司的平均年龄。了解年龄结构,旨在了解下列情况。(1)组织人员是否年轻化还是日趋老化。(2)组织人员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3)组织人员工作的体能负荷。(4)工作职位或职务的性质与年龄大小的可能的匹配要求。(5)以上四项反应情况,均将影响组织内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组织效能。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50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
次多,代表3550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35岁的低龄员工。(五)职位结构分析根据管理幅度原理,主管职位与非主管职位应有适当的比例。分析人力结构中主管职位与非主管职
位,可以显示组织中管理幅度的大小,以及部门与层次的多少。如果一个组织中,主管职位太多,可能表示下列不当的结果:
(1)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控制幅度太狭窄,而且部门与层次太多。(2)显示工作程序繁杂,增加沟通协调的次数,浪费很多的时间,并容易导致误会和曲解。(3)由于本位主义,造成相互牵制,势必降低工作效率。(4)出现官僚作风,星辰官样文章。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所谓人力,可分为三个层次:高层:包括工商机构的行政主管人员、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中层:包括一般技术人员、监工人员、助理人员等;基层:包括领班、普通工人等。以上三种人员,高层人员的需求相对较少,但人员的培养最为困难。而中层及基层的人力需求
较多。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是要设法培养或管理发展等方式,将中层人员培养为高级人员。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常常与发展是相提并论的。
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下列内容:(一)预测未来的组织结构一个组织或企业经常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全球市场的变化,跨国境应的需要,生产技术的突破,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程序的变更,新产品的问世等。这些变化都将影响整个组织结构,即组织结构必须去适应企业经营策略的变化。而经营策略的变化又因环境变化而产生。而组织结构的变化必然牵涉到人力资源的配置。因此,对未来组织结构的预测评估应列为第一步。(二)制定人力供求平衡计划该计划应考虑以下三点:(1)因业务发展、转变或技术装备更新所需增加的人员数量及其层次。(2)因员工变动所需补充的人员数量及其层次,这种变化包括退休、辞职、伤残、调职、解雇等。(3)因内部成员升迁而发生的人力结构变化。(三)制定人力资源征聘补充计划征聘原则包括:(1)内部提升或向外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