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斯腾伯格在1996年提出,成功智力理论是用以达成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使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
f应的行动。成功智力理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把达成认识主要目标的智力称为成功智力。它包括分析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四.信息技术“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我在六年多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在信息技术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我尝试了分层教学、开展协作学习、改变教学方式、因势利导、开展过程性评价五种策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分层教学。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分层教学”是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学困生”,教学目标不要求太高,内容的容量也要相应减少。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允许学生选择,让“学困生”乐于学且学得会。注重学生的小组学习形式,合理安排优差生的结对互助,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群体势,以强带弱,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帮助“学困生”前进。如四年级上《美化课程表》。我课前根据学生基础把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层次,从高到底依次为A、B、C层。课堂中除了分层辅导外,还设计了分层练习。(1)美化课程表名称。
f(2)按照课本设置文字格式。(3)自己设置文字效果,把自己喜欢的科目用突出颜色标出。(4)修饰表格边框线颜色。(5)用不同的线型美化表格。(6)使用适当的底纹图案美化表格。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学困生(C层)要求完成第1、2、4,完成后可继续完成其它的题;B层要求完成第1,3~5,A层要求完成第13~6。对于学困生来说,老师布置的任务主要涉及基本的操作。任务相对简单但又比较完整,全体学生只要完成这些操作,就能制作出个人课程表,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2.协作学习由于家庭、社会、学校、学生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差很大。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浓厚了;学习任务也完成得更好了;信息技术水平也迅速提高了。3改变方式,转平面的教学为立体的教学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改变了教学方式,变平面式教学为立体式教学,做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