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料三:2005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名反全球化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有人说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全球化”(见下图)。
请回答:(1)材料一图中代表哪些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成立说明什么?(4分)(1)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种趋势?(2分(3)你如何看待“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运动。(4分)
f秦安二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BBCCDBBADABCDCB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DAACCABACDAABAC
二、材料解析题(40分)
31(1)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2)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3)自给自足。(4)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2(1)清朝有大人、老爷等称呼反映封建等级制度。共和政体追求民主平等,政府职员是人民公仆,不应再沿用类似称呼。而先生、君等称呼不仅表示对人的尊重,又没有等级之分,适用于共和国家。(5分)
(2)说明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革命思潮的推动。(2分)(3)顺应时代潮流,革除封建陋习,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促进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分)33(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3分)
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2分)(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稳定社会秩序。(4分)34(1)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3分)
说明了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及地区内国家联系的加强。(1分)(2)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2分)
(3)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和技术优势,是最大受益者。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技术等原因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劣势和不利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注重的参与中谋求发展。尽管全球化存在各种问题,但这一趋势无法改变,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4分)
f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