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二者关系(2)目标指向一致。
(3)二者领域互为补充。
1
f(三)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确定)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提升。2、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与加深。3、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遵循以下原则:(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1、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是关键(1)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发现感兴趣的问题。(2)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3)展开阶段应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个人探究、小组合作、班级合作、跨班、年、地区……)(4)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2、教师加以有效指导
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指导内容上:引导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及探究方式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指导形式上: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把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
2
f(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
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主要计划有三类:学校、年级、班级)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弹性课时制)
(四)整合校内外课程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指定领域
(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1、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探究内容,二者应有机整合。
2、前者为手段,拓展后者的时空范围、提升后者的实施水平。
3、前者的设计与适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
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
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反对“量化”,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
(一)评价理念
1、整体观(1)学生表现、活动产品为依据
(2)评价作为学习机会、有用信息
价值取向多元化
2、多样化标准多元化
学生与世界交往方式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
3、过程性(重视过程评价,不只重结论,营造其体验成功的情境)
观察基本先决条件
(二)评价方式档案袋评定协商研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