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3分),引出对家乡曾经绿树满山的回忆,并为祝愿家乡有美好的将来作铺垫(3分)。
(意思对即可)12.文中说,“就是在这尺与丈之间,却又仿佛有一种痛楚与依恋胶着在一起,让人难以释怀”。结合全文,说说这句话的含意。(6分)
伐树与种树的选择,看似是在“尺与丈”之间(3分),却会在人们的心头产生一种复杂的情感:伐树让人既痛恨又怜惜(3分)。
(意思对即可)13.家乡树园的昔兴今废,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6分)
从前繁茂的家乡树园,是作者童年的乐园,让他永远想念(3分);现在的家乡树园,满目荒凉,缺少生机和灵性,成为作者成年的哀伤(3分)。
(意思对即可)14.作者在文中说,“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后来又追问“家乡将何去何从”。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7分)
作者所谓“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意在表明树木是村庄生命力的象征(3分)。“何去何从”是一个反问,这一反问意在表明,对家乡未来的发展和命运而言,建设绿色家园,给人们以宁静与祥和至关重要(4分)。
(意思对即可)
四、(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无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
f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林《钓鱼记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你心里想的是鱼,眼里看的是鱼,神色变化而为鱼所察觉因此鱼就跑了,哪里能有
收获呢?
(意思对即可)
16.文中先说“乙竟日无所获也”,结尾说“乙如其教,连取数鱼”,这样的对比说明了什
么?(6分)
通过乙钓鱼效率的提高,突出了甲所说道理的正确性(3分),也表明乙乐于听取别人
意见,从善如流(3分)。
(意思对即可)
17.钓鱼人对于得失的理解,其中包含着怎样的生活道理?(5分)
做事不能急躁,要淡定从容(2分),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保有内心的宁静,才能取
得好的成绩(3分)。
(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行人:这里指送信的人。
开封:打开信封。
18.这首诗是怎样渲染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通过“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等一系列描写(3分),层层渲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