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析柏拉图的教育哲学思想
作者:董旭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34期
摘要:柏拉图巧妙地将哲学和教育融合在一起,并在解决问题时无意识地将哲学思维融入教育实际问题中解决不同的教育问题。柏拉图教育哲学思想的政治背景虽然不太“接地气”仍是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打基础,但不可否认其在教育方面的价值。他的教育思想体系虽说没有系统呈现,但后世确实能从他的教育思想中得到可操作的经验并获益:不管是抽象概念的理念论、认识论、正义论,抑或是最高目标的哲学王,最理想化的理想国,还是注重道德和音乐、体育的道德教育观和谐教育观。每一对话都是不同类型思想的激情碰撞,每一想法都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每一内容无不散发着柏拉图的熠熠光辉。
关键词:柏拉图哲学教育哲学思想
一、柏拉图教育哲学思想的政治背景
哲学在柏拉图时代尚未形成一个独立出现的形态,因此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哲学家也可以是教育家,二者没有显著区别,教育家和哲学家自古以来都在从自身思想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探讨、理解、阐释各自对教育的不同看法。直到十九世纪中期,1848年德国哲学家罗生克兰兹成为连接哲学和教育的桥梁,由他编撰的《教育学体系》使教育哲学这一名词正式出现在学术界的历史舞台,由此教育哲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理论。简明教育词典里解释道: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解释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等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
柏拉图出身伯利克里时代的奴隶主贵族,自出生以来便接受贵族教育,但他却产生了反对雅典传统民主政治的思想。他认为让每个国家成员都参与进来的政治主张是不利于国家统一的错误主张,这会让国家陷入混乱,只有真正有胆有识的哲学王才能担起带领国家走向光明的重任,其他人应该做分内事,不问国事。柏拉图所有的治国育人及教育哲学理念都是基于根深蒂固的奴隶主贵族统领愿景。
二、柏拉图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理念论
1理念论的理论基础
柏拉图在著作中曾提到,年轻的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50年左右曾和年老的巴门尼德有过一面之缘,并从其学到了丰厚的知识。“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是由巴门尼德第一次提出的,
f因此我们能推断巴门尼德学说的确影响着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建构。无独有偶,“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说明了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是不能被直接认识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还提出认识论问题,他重点关注感觉经验,是第一个提出感觉是否可靠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