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名词解释:假设:又称假说,是研究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抽样:就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然后用这一样本的结果去推断总体。
自然观察:也称现场观察,指在现场自然情境中,对观察对象不加以控制的一种观察。通常采用纸和笔对偶然现象或系统现象作描述性的记录和分析。
经验总结法:是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或事例进行分析、概括,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的一种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是教育研究中传统的研究方法,也是实践工作者常用的研究方法。
文献法: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了解教育事实,探索教育现象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1、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定性研究描述方文字法研究情自然境研究设灵活计注重目的研究过程理解教育现象研究结果确定关系、影响、原因结构化和规范化在操纵和控制下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
2、抽样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抽样的基本要求:
f1)确定研究总体范围2)抽样的随机化样本的代表性合理的样本容量
3、观察法的优点:1)在自然状态下即时进行,生动、具体、直观,可获得第一手资料。相对来说,所得资料比较客观。2)可收集到非语言行为的数据和资料,便于对行为进行研究,特别适合于对学前儿童的研究。可对观察对象作较长时间的跟踪研究,能获取行为现象发展变化趋势的有关资料。4)观察资料是从被试的常态行为表现中获得的,可以排除被试的主观反应偏差,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应。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4、行为矫正法的实施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矫正对象和问题行为。第二步,分析问题行为,弄清问题行为的来龙去脉(如何习得的,如何被强化的等)。第三步,制定矫正方案,落实具体的矫正措施。第四步,对行为矫正实施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资料。第五步,综合评定行为矫正的效果。
5、文献法的局限性:1)原作者的主观偏见2)历史局限性3)缺乏具体性,生动性4)难以把所需文献查全找齐
【卷二】:
f
名词解释无关变量:有时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非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