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语言描述拍面与球摩擦的状态,如拍面“砍”球的中下部,或拍面“削”球的中下部,或拍面“推切”球的中部。
3在组织学生练习时,可以让一名学生练习发下旋球,另一名学生在球台对面接球检验发球效果,发5个球再轮换。
4采用集体教学和分组教学相结合方式,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个别需要辅导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巡场指导,区别对待。
6、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1发球不合法纠正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合法的发球动作概念;对执球违例、球高度不够、击球违例等不合法的发球动作,教师要及时指出并纠正,一旦让学生养成“发球违例”习惯就很难改掉。2拍面击不到球纠正方法:学生在努力想发旋转时,就喜欢发力而不是控制拍面与击球部位,以至拍面后仰角度过大,击球面积小导致击不到球的现象。要求学生摩擦球时,拍面不要过分的后仰,且挥拍多一些向前的动作,加大撞击的力度,即有摩擦又有击打,待动作熟练后可以加大摩擦的力度。四反手搓球1、教学目标1掌握搓球技术要领和动作方法。2了解搓球在比赛中的实际运用。2、动作方法1来球前身体略微前倾,拍面后仰,引至身体腹前方。2击球时脚步略微垫步,调整身体重心,待球下降前期,利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向前下方摩擦球的中下部,并向前推切球。3击球后迅速还原为准备姿势。3、动作要点搓球动作连贯顺畅,摩擦球时要有向前推切球的动作。判断来球的旋转程
f度,调整相应的拍面角度。4、教材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明确搓球技术的实际运用,区分不转球与下旋球的接球技术是
不同的,前者要用推挡技术,后者要用搓球技术。难点:接发旋转球能力需在了解旋转制造的基础上,进行多看、多接、多体
会的练习才能有效掌握。5、教学建议1教师可以结合发下旋球技术练习,进行搓球练习,要求一名学生发下旋
球开始,与对面同学进行对搓练习,目标5拍不掉球,即完成任务。2对个别学生不能完成此练习的,教师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学生完成5拍
任务。3当学生对搓练习时,发现球已经没有下旋了,或者搓的球高于球网30
厘米以上了,要立即停止练习,重新发下旋球,再进行练习。6、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1动作生硬,搓的球没有力量纠正方法:让学生身体放松,搓球前脚步要调整一些重心;搓球时力量不要
太猛,动作柔和一些,击球时拍面后仰角度不要太大,摩擦球时要向前有推切动作。
2侧向摩擦球纠正方法:学生为了增加旋转效果,或因身体紧张动作变形,导致击球动作夸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