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主任培训记录表
时间2011年3月15日地点
会议室主持
主讲
唐涛
记录
魏延峰
樊志强

f
教学目标:

1、能初步辨别主题教育、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等概念;(德育主题活动课)
2、了解在班集体建设中开展主题教育的目的、意义;

3、掌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要素
活动过程:

导入:(案例讨论,引出问题)
德育主题活动课实施的基本要素

1程序。2时间。3组织。4情境。5内化。6总结。7持续。
德育主题活动的几个阶段
1、自我认识准备阶段,设立主题。
2、自我参与和鼓励筹划阶段。
3、自我体验与强化阶段。
4、自我监督与评价反馈阶段。
5、自我协调与自主发展阶段。
德育主题活动课中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1、主持人。2、活动成员。3、秘书。4、教练和帮手。
德育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
对一个德育主题活动方案的分析讨论
《成长、感动、骄傲》,初一年级:根据刚才所讲的主题教育活动的有
关内容,你有什么要说的或要提问的?
实战演练:
要设计某个主题班会(这个学期将会碰到的,如国庆60周年等),

f
你会想到一些什么问题:准备如何解决(或请其他小组帮忙解决)
参加人员
校务委员、班主任、年级组长
广武一中班主任培训记录表
时间2011年6月5日地点
会议室主持
樊志强
主讲主要内
唐涛
记录
魏延峰
课题:班集体建设中的成果分享一、热身活动:《资源共享》目的:引出“分享”的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故事:《分享是一枝最美的玫瑰》笑话:《分给弟弟吃》案例扮演:凋零的玫瑰
目的:引发讨论,得出结论与人分享不是自发的,必须教给孩子怎样去做。1、班集体建设中成绩出众的孩子是否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有效的方法;
在同学相处中大家是否愿意共享宝贵的信息资料;班集体取得成绩时,成员们是否可以共享成果。
2、与人分享是否是自发的?

f

三、“分享活动”理论介绍:1.分享活动的定义
2.分享活动的目的
3、分享活动的意义
4、分享活动的理论基础
四、活动方案讨论:1、现有学习经验班队活动方案的讨论2、让学生乐意分享的小贴士:成功分享的要素3、参考活动设计
五、活动方案设计学生升入初三以后,“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同学和集体不是那么可爱了,有人说,好学生都是自私的,越到关键时刻,
越是如此……”所有者一切,促使我深思:难道“两极分化”是教育的必然规律吗?
难道那些优秀学生到了关键时刻真的都变得自私了吗?作为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