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授课(2)实验(2)
第13周
33
授课(2)实验(2)
第14周
22
授课(2)实验(2)
第15周
22
C语言入门
C语言程序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入门
授课(2)实验(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
第16周
22
C简单程序设计
授课(2)实验(2)
第17周
22
C程序控制结构
综合实验
授课(2)实验(2)
注:自主练习18个机时,具体实验内容及实验时间由学生自主决定。
3
f安徽大学
大学计算机教学部
第一章一、学习目的及学时分配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本章从信息社会与计算机文化角度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及不同应用领域的特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计算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应该具备的防护意识,为后续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时数:0(本章自学)
二、课程内容
11计算机的发展近代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问世、计算机的分代、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新技术、未来新型计算机。111近代计算机112电子计算机的问世113计算机的分代114计算机的分类115计算机的新技术12信息与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21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22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123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13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冯诺依曼机“存储程序”的概念,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难点:冯诺依曼机“存储程序”的概念。教学说明:本章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思考与练习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按综合性能指标,计算机一般分为哪几类?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4.什么是信息技术?5.为什么说微电子技术是整个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6.信息处理技术具体包括哪些内容?3C的含义是什么?7.试述当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
4
f安徽大学
大学计算机教学部
一、学习目的及学时分配
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原理;了解计算机基本指令系统的概念;掌握软件的分类,了解常见应用软件的功能;了解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熟悉理解计算机各基本部件的功能与主要性能指标;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件:主板、CPU、内外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接口和输入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