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Fu
dame
talsofComputersCourseTeachi
gProgram
学时数:48其中:实验学时:24学分数:3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理、工、农、医类)执笔者:郭伟刚等审核人: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理、工、农类)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门基本工具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必备的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理工类各专业学生的后续计算机课程打下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构成和基本的工作原理,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各组成部件的功能和用法,能熟练地进行英文和汉字录入;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及其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了解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理解其作用,重点掌握Wi
dowsXP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任务管理和注册表的操作;了解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的类型、功能以及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使用Word字处理软件进行复杂文档的排版等一些高级功能;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Excel中工作表、数据库、图表的应用;了解有关多媒体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的多媒体文件格式,掌握一种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方法,掌握图片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I
ter
et提供的主要服务、基本概念,能使用I
ter
et查找资料,利用FTP服务上传文件;了解网页的构成原理和HTML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掌握一种网页制作工具;了解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据库的创建以及简单的查询操作;了解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掌握病毒的检测与防治的基本方法,掌握个人计算机使用的安全防护,个人上网安全防护和隐私保护。同时,了解目前常用的一些工具软件的功能和基本的使用方法。本课程周学时3,总学时数48学时,实验内容分为:Wi
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图文排版、基于Excel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基于PowerPoi
t的多媒体作品创作、网页制作五个实验。期末考试含理论题和操作题两部分,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学期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10、50和40组成。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计算机的发展与信息社会
f一、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发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