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原则实质上是要求做到:恰当地估计课题的意义和其中可能包含的创造性成分。在现实条件下,如果难以取得创造性进展的题目,不应作为科研选择对象。为了使选题能够符合创造性原则的要求,一要加强情报工作,掌握科技动态,避免重复研究的浪费;二要注意到最有希望出创造性科技成果、最需要创造性而且最能激发和砥砺创造力的地方去选题;三要加强学习,提高科学鉴识能力,注意锻炼有助于创新的思维方法。3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选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根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并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科学性原则要求选题时要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它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内在根据。这样才能保证科学研究不至于犯方向性错误,为科学研究的最终成功奠定坚实基础。一般来说,明显与已有科学理论相违背的题目不应是选题的对象,除非确已发现了与该理论相矛盾的事实并把这种矛盾作为科研课题。与此相应,毫无事实根据的题目也不应作为选择对象,除非确有把握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获得有关事实。如对永动机的研制、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批判等。
3
f当然,选题毕竟是探索性科学研究的开端,科学工作者在开始时所依据的事实是不完全的,甚至可能存在虚假,理论也可能受着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即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科研选题既要尊重所依据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同时还要承受着基础事实和背景理论的改变及时对选择的题目进行调整。贯彻科学性原则必须具备辩证分析的头脑,选题既要尊重事实,又不拘泥于事实;既要接受已有理论的指导,又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
4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选择的课题应与研究者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题。符合需要的有创造性和科学性的题目并非都是可行的题目。如果主观条件或客观条件不具备,那么无论多么诱人的题目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果,这样的课题应视为尚不具备可行性的课题。因此,可行性原则要求在选题时要认真考虑科学研究的整体能力。在主观条件方面要分析科研队伍的结构、各种人才的配置、研究者的素质、能力以及对课题的认识和研究的兴趣等因素。在客观条件方面要考虑科研经费、实验设备、原材料供应、图书情报资料以及对研究时间期限的要求等因素。还要考虑科研的外部环境、国家政策、学术交流等条件。选题时应从实际出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