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部等处,它受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出汗反射也分两类:1由温热刺激引起的为温热性发汗。2由精神紧张或疼痛引起的为精神性发汗
人体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口腔温度比直肠温度低02~03℃,平均约为370℃;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又低03~05℃,平均约为367℃。正常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情况不同而有一定的波动。一昼夜中,清晨2~4时体温最低,午后4~6时最高,变动幅度不超过1℃。新生儿的体温略高于成年人,老年人则稍低于成年人。婴儿的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善,可受环境温度、活动情况或疾病的影响而有较大的波动。女性在月经来潮时体温可上升约02℃,至排卵日(经后第14天)又再上升02℃左右。这可能是雌激素的作用。排卵后体温逐渐下降至经前水平,这是孕激素的影响,临床上常据此来了解妇女是否排卵。剧烈的肌肉运动、精神紧张或情绪刺激也可使体温升高1~2℃。在酷热或严寒环境中暴露数小时,体温可上升或下降1~2℃。
机体对温度变化的感受: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可改变体表温度而刺激皮肤的冷、热感受器(由冷觉与热觉两种感受不同温度范围的感受器感受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感觉。对热刺激敏感的叫热感受器;对冷刺激敏感的叫冷感受器。两种感受器在皮肤表层中,均呈点状分布,叫做热点和冷点),引起传入冲动的发放。皮肤温度感受器中冷点较多,约为热点的4~10倍。冷感受器的放电频率远远高于热感受器。通常认为皮肤对寒冷刺激比较敏感。腹腔内也有热感受器,其传入纤维在内脏大神经中。
提升狗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温度,结果看到在狗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神经元中,30为对脑温升高发生放电效应的热敏神经元;10为对脑温降低发生反应的冷敏神经元。这说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能接受和整合来自中枢和外周的温度觉信息。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