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空被一层电离层所包围,在电离层和地球之间形成的一个自然电场,当我们站在广阔地面上时,就自然而然的处于100150VM的自然电场中。这种自然界的生物电场对地球上的人类,包括其他生物和植物会产生良好的生理刺激。
高压电位治疗就是通过自然生物电场的原理,对于地球表面的电位(零电位)而言,把数千伏特到数万伏特的高电压所形成稳定的高压生物电场,轻柔的包围住生物体,但在输出高电压的同时,产生的电流极其微弱,并且电流不通过生物体。当生物体处于这种高电压、低电流并且绝缘状态的高压生物电场中,人体各个部位产生极其细微的振动,各组织器官的不平衡得到充分调整,各细胞产生与电场周期相适应的配向运动,细胞间的凝聚力趋向缓和,细胞内外液体,主要是体液中的矿物质离子(钾、钠、磷、镁、钙离子等),按照正常值重新分配(离子效果),促使血液保持弱碱性。能够产生这种特殊生物电场的装置,就是高压电位治疗机,而这种治疗方法称为高压电位治疗。
1752年,富兰克林在雷雨交加中,通过放绢制的风筝,将雷电收集至莱顿瓶内从而证明了雷的正体是电,并以此“电”来治疗自己的痛风。同时,富兰格林研究指出,在地球与宇宙的空间内,存在着一种的特殊环境,即自然界电场。
之后,他改装德国研制的磨擦电机,接上性能良好的发电机,将人体置于此电场内,对失眠、风湿病、神经痛及其他疾病均有很好效果,便从此展开静电疗法方面的研究,起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f在此后的二百多年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静电场疗法》的研发工作持续进行。通过将微分子生物学、微电子学成果的紧密结合,以人体与自然电场的关系为基础,从提高人体保有电位,改善体质的理论为出发点,先后研制出各种医用型静电场理疗器械。
1864年霍乐兹托普拉发明感应机后,杰姆百斯特将其改良制造出最原始的高压静电场治疗仪。这种疗法就是将患者放置与大地绝缘的台子上,利用感应起电机将输出功力的一端接于人体的某一部位或全身而产生负荷,从而进行人体治疗。
1928年,日本医学博士原敏之看到:德国医学杂志发表了长期生活在交流高压电场下的人结核病发病率低且健康长寿、农作物生长旺盛而丰收的报道后,研制出应用于结核病临床治疗的交流高压电场治疗仪,当时被称为“健康电离子电极”。世界上第一台高压电位治疗机诞生于日本
1939年,日本东邦大学生化学教授高田莳开发出负高压静电场治疗仪。
1946年,日本处信医院东京工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